工业软管选型七步法:STAMPED详解

核心内容: 确定软管的内径和长度。
为什么重要:
内径: 直接影响流体流速和压力降。内径过小会导致流速过高、压降增大、系统效率降低并产生过热;内径过大则会导致成本增加、设备笨重。
长度: 长度必须合适,要考虑到软管在压力下会有轻微的收缩或延长,以及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。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安装和寿命。
关键参数: 内径、外径、长度。
核心内容: 确定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范围。
为什么重要: 温度直接影响软管材料的性能(如橡胶的硬度、强度)。超过允许温度范围会导致软管老化、硬化、开裂或过度软化,从而引发泄漏或破裂。
关键参数: 介质温度(持续和峰值)、环境温度(安装位置的环境)。
核心内容: 详细描述软管的具体使用方式和工作环境。
为什么重要: 这决定了软管需要应对的物理挑战。
动态 vs. 静态: 软管是固定不动,还是需要频繁弯曲、摆动、扭转?动态应用对软管的脉冲寿命和柔韧性要求极高。
外部环境: 是否存在磨损、冲击、气候(紫外线、臭氧)、化学品溅洒、极端温度(靠近热源或处于低温环境)?
特殊要求: 是否需要导电、阻燃、无卤、食品级等特性?
关键参数: 最小弯曲半径、运动类型、外部磨损风险、特殊认证。
核心内容: 明确软管输送的介质是什么。
为什么重要: 这是选型的核心之一。软管的内胶层材质必须与输送介质化学相容。不相容会导致内胶膨胀、软化、分解、脱落,污染介质并导致软管失效。
关键参数: 介质名称、化学性质(浓度、pH值等)、是否含有固体颗粒(磨蚀性)。
核心内容: 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、峰值压力及压力波动情况。
为什么重要: 压力决定了软管增强层(骨架层) 的强度和结构。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,并留有适当的安全余量以应对压力冲击。
关键参数: 工作压力、峰值压力、测试压力、脉冲压力曲线。
核心内容: 选择软管两端的连接方式。
为什么重要: 接头是软管总成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。不匹配或质量低劣的接头是泄漏和失效的主要原因。
类型: 永久式扣压接头、可重复使用接头、法兰等。
材质: 碳钢、不锈钢、黄铜等,需耐介质和环境影响。
螺纹标准: 确保与设备端口匹配(如NPT、BSP、JIC等)。
关键参数: 接头类型、材质、螺纹标准、角度。
核心内容: 涵盖所有未在前六项中明确但至关重要的附加要求。
为什么重要: 确保软管满足特定行业规范、法规和用户的特殊需求。
合规性与认证: 食品级(fda、EC1935/2004)、制药级(USP Class VI、3-A)、矿山安全(MSHA)、海洋(UL)、阻燃等。
包装与运输: 是否有特殊的包装、标记或交货期要求?
关键参数: 行业认证、标准、特殊标记、包装。
